10月21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客户端主办的岭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座谈会,在广州南方传媒大厦召开。这次座谈会邀请到文化领域的学界嘉宾、青年KOL代表等,围绕岭南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创造性活化展开深入探讨。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作为文化探索纪实节目《探宝觅踪2—寻访岭南近代文化名人》(下称《探宝觅踪2》)总顾问,重点谈及此次节目的方向定位与幕后故事。
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
“用做学问的办法来推敲脚本”
今年3月,南都、N视频推出大型文化探索纪实节目《探宝觅踪2》,围绕六位近代岭南巨匠,走访十余城市,回溯他们的激荡人生,追寻岭南文化的思想之光。
“我作为广东人,对岭南历史较为熟悉。我之所以建议节目组从近代出发,正是考虑到近代广东的代表性。”
在陈平原看来,近代广东得风气之先,涌现出大量历史文化名人,值得以纪录片的形式不断深挖。“关于节目的文本,我们也花了很大心力仔细打磨。夏老师(注: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探宝觅踪2》总顾问)在收到梁启超一集的脚本时,也是字斟句酌,用做学问的办法来推敲。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用纪录片的方法拍文献片”
作为文化探索纪实节目《探宝觅踪2》总顾问,陈平原直言,这是一次“用纪录片的方法拍文献片”的过程。
“我们跟随拍摄团队,从广东一路辗转到北京,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地拍,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走,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言而喻,但也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包括后期在《南方都市报》 刊发和连载的图文故事,是打破视频文本的再创作,也非常值得肯定。”陈平原直言。
此外,在他看来,这次节目选择六位青年KOL的加入,同样也是一种新鲜有趣的传播尝试。“除了我们专业学者外,每一集还邀请了一位年轻人的参与,从而代入了新鲜的面孔和视角,传播链也会更加完整。最终实现了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协调,整体呈现的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陈平原说。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如何深挖人文富矿,推动岭南文化创新性活化,打造更多有深度、有影响力、好玩有趣的文化产品?陈平原建议,应不断深入岭南文化名人研究,进一步打通与高校等机构联系,共同推动优质文化产品的不断传播。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董晓妍 陈蓓蕾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岭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