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职业经理人为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5-03-28 01:19

集体经济体量大了,产业如何活起来?近日人民日报以《广东佛山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乡村“二次造血”——乡村来了职业经理人》为题,以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颜峰社区为例,报道、肯定佛山市选派职业经理人队伍、为乡村“二次造血”,为集体经济带来新活力的有益实践。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是基础。佛山选派职业经理人,为乡村“二次造血”,为集体经济带来新活力,是佛山推动创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的一步好棋,也是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强化农村改革创新”要求的重要探索。

在佛山,这些乡村职业经理人扮演着多重角色。乡村职业经理人仿佛是乡村与市场连接的桥梁,他们利用自身的市场经验和资源网络,将封闭的小村庄与广阔的大市场紧密相连,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项目招商等难题。让城乡要素流动快起来,其功不可没。

乡村职业经理人也是乡村产业升级的“设计者”。以佛山而论,其集体经济体量不小,但也存在地区之间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为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势在必行。从实践来看,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颜峰社区的职业经理人通过引入会展经济、研学游等新业态,拓宽了乡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渠道,这种创新改变了乡村传统的租赁经济模式;还有的职业经理人则帮助村办企业构建了管理架构和制度,提升了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而正是这种管理上的优化,为乡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可以说,职业经理人的到来,让一系列新思维、新理念在古老乡村扎根开花,提升了当地干部和村民的经营意识和市场适应能力,并由此打开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

佛山选派职业经理人的实践,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一举措有效破解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引入外部专业力量,促进了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的快速升级,为集体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另一方面,探索出了一条人才振兴与产业振兴相结合的新路径。通过“输血”与“造血”并重,这一探索不仅解决了当前发展的燃眉之急,更为乡村培养了能够持续推动发展的内生力量。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佛山的实践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特别是在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激活农村资源、如何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佛山的实践充分证明,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对引进专业人才和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长期以来,乡村人才“单向输出”导致的发展空心化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职业经理人下乡制度创新性地打破了这一困局,通过制度设计将城市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要素导入乡村,实现了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这种流动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本土人才、创新经营模式等方式,有助于增强乡村经济的“造血功能”,其利在长远。

佛山的乡村职业经理人以其实绩受到了村民欢迎。这一做法启示,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开放包容,需要以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到乡村建设之中。当然,职业经理人下乡模式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何避免“水土不服”,真正实现外来经验与本土实际的有机融合?让这些职业经理人不仅“下得去”,还能“留得住”“干得好”,并且有良好的上升通道,是否需要完善激励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寻找最优解。

编辑:何起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