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今年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珠海近年来积极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无障碍城市建设,如何进一步凝聚各界力量,在全社会营造扶残助残良好氛围,备受各界关注。
5月16日,“科技赋能无障碍·湾区同心迎残特奥”珠海市2025年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在珠海规划展览馆、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及珠海地标“日月贝”举行。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残障人士代表及其家属、工作人员约120人参与,共同迎接全国助残日到来。
推动“有爱无碍”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
活动首先公布了珠海“六个一批”无障碍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30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涵盖公共设施改造、建筑规划设计、助残服务创新等多个领域。
活动现场。
“六个一批”无障碍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由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珠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南方都市报社等单位共同发起,面向社会征集一批建筑典型案例、设计典型案例、改造典型案例、服务与制度典型案例、公益典型案例,以及个人典型案例,于今年2月启动。
评选出的典型案例,不仅展现了珠海近年来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更为全市无障碍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从香炉湾城市阳台的无障碍通行流线设计,到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随车查验服务,每一个案例都彰显着珠海的人文关怀和文明温度。
典型案例代表合影。
“这些案例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珠海在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坚实步伐。”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四级调研员成文锋表示,希望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让“有爱无碍”的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探索大湾区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
今年1月,中国残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对加大助残科技研发力度、增加优质科技成果供给等工作做出部署,引起不少关注、讨论。
科技助残成果展示区。
本次活动期间,现场特别设置了科技助残成果展示区,无障碍公交导乘系统、康复助残机器人、福祉车等科技助残产品同步亮相,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无障碍”的发展理念。
在“湾区对话”环节,粤港澳大湾区残疾人事业代表围绕大湾区残疾人事业协同发展、科技助残、无障碍城市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大湾区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世界极地马拉松大满贯香港第一人、香港极地同行有限公司创办人及主席卢俊贤长期组织香港残障人士开展体育运动、前来内地旅游,他表示,珠海有不少科技赋能无障碍的切实举措,为特殊群体提供了便利。“例如有很多健身步道配备了智能设备,可以记录市民运动数据、提供健身建议,还有安全报警系统,为市民尤其是残障人士运动安全护航。”
第六届澳门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澳门聋人协会总干事刘雪雯表示,对于珠澳两地在无障碍领域的合作,建议可组织两地特殊群体开展培训、交流,推动他们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探索打造“大湾区无障碍支持基地”,使无障碍服务资源共享、跨越地域限制。“珠海与澳门毗邻,可考虑共同建设一个无障碍体验馆,展示无障碍场景,提供互动体验活动,让残障人士了解科技如何改善生活,也为其他人士提供学习和体验的平台。”
“湾区对话”环节。
“科技正在重塑无障碍服务的形态。”珠海特索彼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惠林介绍,公司多款产品致力于为残障群体提供便利,如智能助行外骨骼机器人让下肢失能者重新行走,智能脑机接口让上肢缺失者重新“长出”机械手臂、实现意念控制等等。“今年珠海大力推动科技助残,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残障领域应用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相信未来一年残障朋友就可以体验到机器人产品。”
珠海鹏宇汽车有限公司长期从事福祉车、非急救转运车、医疗车等车辆的制造,公司总经理袁越表示,科技的发展为保障市民生命安全、促进生活便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公司正在研发新型新能源福祉车,将会搭载人工智能、助残机器人等技术与设备,为使用者带来更多方便。”
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信息无障碍技术的开发、应用,公司华南区总经理刘义表示,希望通过打造示范项目,形成一套涵盖设施建设、服务规范、技术应用等多维度的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标准。“我们希望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倾斜,逐步将成熟的标准与制度推广至全市各个区域,实现从 ‘点上突破’ 到 ‘面上覆盖’,全面、系统地推动珠海城市无障碍建设。”
为迎接残特奥会营造良好氛围
活动期间开展了“畅游大湾区 同心迎残特奥”珠港澳三地残障朋友体验活动,珠港澳三地残障朋友乘坐着印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口号标语的无障碍公交车,前往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参观了口岸展示厅,了解大桥的建设过程。
参观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展示厅。
一位澳门残障人士表示:“港珠澳大桥这座‘超级工程’不仅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卓越成就,更象征着粤港澳三地紧密相连。作为澳门居民,我深刻感受到大湾区互联互通带来的便利。今天珠海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让我们残障朋友也能畅行无阻,这种被尊重和包容的感觉特别温暖。”
随后,队伍来到珠海地标“日月贝”,三地残障人士挥舞着印有残特奥会口号的手持牌,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残特奥会的期待。不少听障人士在现场手语翻译的指引下,也挥舞着手中的国旗,现场气氛热烈,引起不少市民驻足观赏。
参观珠海地标“日月贝”。
据悉,本次活动借助科技力量,凝聚湾区合力,为特殊群体带来便利与关怀,为即将到来的残特奥盛会增添浓厚氛围。全国助残日期间,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还将组织开展低保家庭残疾人(含低保边缘)慰问、残疾人就业圆梦帮扶、珠海城市地标亮灯、无声影院、送康上门等活动。
本次活动由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珠海市华发公益基金会支持。珠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覃春,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陈海龙,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社工部副处长刘盾出席活动。
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典型案例名单
一、建筑典型案例
1.和园·颐养康养中心(和园康养健康服务有限公司)
2.香炉湾城市阳台(珠海市建筑设计院)
3.珠海市美术馆(珠海市建筑设计院)
4.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
5.文园路地下公共停车场及珠海市文园中学综合楼和运动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二、改造典型案例
1.珠海市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无障碍改造(珠海市人民检察院)
2.金山公园、金湖公园、中心河湿地公园无障碍改造(金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珠海联港城市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3.金湾区市民服务中心无障碍改造(珠海联港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4.珠海度假村酒店无障碍改造(珠海华发集团、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美丽家园”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广东狮子会容闳服务队)
6.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信息无障碍改造(珠海华发集团、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三、服务与制度典型案例
1.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随车查验服务(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2.珠海机场无障碍服务(珠海市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
3.“阅爱共鸣”珠海市图书馆视障阅读服务的创新实践(珠海市图书馆)
4.珠海英伦无障碍出行服务(珠海英伦交通运输有限公司)
5.珠海公交集团无障碍公交导乘系统(珠海公交集团、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6.招商银行珠海分行无障碍金融服务(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行)
7.珠海市政务服务窗口无障碍应急援助能力提升项目(珠海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珠海传统美德促进会)
四、设计典型案例
1.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无障碍校园设计(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2.珠海机场T2航站楼(珠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3.建星控股科创园无障碍厕所设计(广东省智美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五、公益典型案例
1.“畅游无障碍·研学筑梦行”香洲区残疾人走出家门项目(珠海市香洲区慈善会、珠海京师社会工作中心)
2.珠海喜憨儿洗车美容中心扶持特殊群体就业(珠海喜憨儿洗车美容中心)
3.“助力梦想·为爱启航”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大龄残障孤儿职业发展圆梦计划(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
4.“星星向‘融’ 与爱同行”孤独症人士生命全程无障碍支持项目(珠海市蓝晶灵融合教育支持中心)
5.“有爱无碍·温暖同行”珠海市妇女儿童福利会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公益项目(珠海市妇女儿童福利会)
六、个人典型案例
1.禹华超:珠海盲道守望践行者
2.李韶明:让视障群体生活更加美好
3.罗卫国:用爱照亮特殊群体前行之路
4.朱习:以光影为桥,为无声世界播种希望
“无障碍城市深调研”课题组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课题组成员:张景淞 韦锐佳 曾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