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巡礼:7个项目获珠海无障碍城市“服务与制度典型案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5-05-20 23:31
图片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2025年,珠海将迎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多项赛事,市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出“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成果不断涌现,为特殊群体提供了切实的便利。

为树立典型标杆、推广先进案例,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方都市报社等单位共同举行了珠海“六个一批”无障碍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活动于第35个全国助残日前夕公布评选结果,30个案例获评为典型案例,力求以示范引领激发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让“有爱无碍”的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图片

典型案例代表合影。

本次入选为服务与制度典型案例的项目,来自交通、文化、金融、政务服务等领域,各案例充分体现对特殊群体的细致关怀,具备鲜明的规范性、可持续性,是珠海社会各界近年来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帮助其融入社会的一批创新举措。

案例一

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随车查验服务

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基于“两车北上”政策深入实施、港澳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游”逐渐增多的背景,在珠海边检总站的指导下,针对各类需扶助人员推出“随车查验”便民举措。

图片

民警上车查验乘客资料。

图片

工作人员协助特殊群体通关。

该服务为随车的跨境学童、残障人士、行动不便的老人等提供随车查验服务,旅客不用下车即可完成出入境手续办理。针对乘车出入境的大型残障团体,边检站与口岸单位协调,提供境内旅游巴士与出入境巴士换乘、提前购票等帮扶,主动提供随车查验服务;为解决高峰时段需扶助随车人员增多的情况,边检站创新使用移动查验终端,将候检时间缩短30%以上。

该服务累计惠及112万人次的需扶助人员,圆满完成四川残联700余名残障人士大型旅行团出入境、珠港澳残疾人畅游港珠澳大桥暨三地共盼残特奥会活动等保障任务,促进内地与港澳残障人士交流、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提升大湾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相关举措获得央、省级媒体报道。

申报单位: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案例二

珠海机场无障碍服务

珠海机场对标《民用机场旅客服务质量团体标准》《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技术标准》等标准,建设满足特殊旅客服务标准的无障碍设施,并提供各类无障碍服务。

图片

航站楼出入口设置轮椅坡道。

图片

出发大厅设置无障碍问询台。

机场出发大厅门前、临时上落客区、P5停车场等点位均设置无障碍停车位,且为过夜停放车辆的特殊旅客提供一对一人工引导及帮扶;P5停车场往返航站楼提供免费无障碍接驳车服务,且残疾人持相关证件可携带服务犬乘坐;出发大厅设无障碍问询台,同时安排工作人员为有需求者提供人工服务,确保特殊旅客能获得帮助;为残障团体组建“出行保障天使”团队,开辟绿色通道,曾为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宁夏代表团提供出行保障,获得代表团好评。

珠海机场通过打造从候机厅到客舱门的全方位无障碍设施与服务,全面保障特殊旅客的出行,接下来将持续深化无障碍服务标准化建设。

申报单位:珠海市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

案例三

“阅爱共鸣”珠海市图书馆

视障阅读服务的创新实践

珠海市图书馆近年来以保障视障人士文化权益为核心,打造全面且深入的视障阅读服务体系,为视障人士提供多元化阅读选择和需求。

图片

珠海市图书馆为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借出智能听书机。

图片

组织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视障学生开展阅读分享会。

该馆与中国盲文图书馆合作成立珠海支馆,打破盲文图书“只阅不借”传统模式,配备1371册盲文图书及有声资源,并设立阅读分享专区,打造视障读者文化空间;深化馆校共建,联合珠海市特殊学校设立首个盲文图书流动站,提供117册盲文书籍动态更新,并组织阅读分享会,激发视障学生阅读兴趣;开展“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向各总分馆配送303台智能听书机,并联合珠海市盲人协会、珠海市特殊学校开展智能听书机团体借阅活动。

通过实体资源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和人文活动赋能三维发力,该馆形成“资源+空间+活动”无障碍阅读服务体系,让更多视障读者在书香浸润中感受文化温度,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申报单位:珠海市图书馆

案例四

珠海英伦无障碍出行服务

珠海英伦交通运输有限公司自2013年12月成立以来,利用无障碍出租汽车组建无障碍出行爱心车队,在提供正常巡游出行服务外,持续为广大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出行服务。

图片

工作人员协助肢残人士上车。

图片

为珠港澳残疾人畅游港珠澳大桥活动提供全程免费无障碍出行服务。

公司持续与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各区残联等单位合作,面向特殊群体开展免费助行、捐赠爱心物资等公益活动。从2020年7月份开始,每年中考、高考期间,公司爱心车队均开展“无障碍出行爱心送考助学”服务,免费接送参加中考、高考的残疾考生赴考,累计派出200多辆次出租车。公司还积极参与“珠港澳残疾人畅游港珠澳大桥暨三地共盼残特奥会”等大型活动,为参与活动的珠港澳三地残疾人提供全程免费无障碍出行服务。

公司各项举措得到珠海市残联、市交通主管部门认可,得到省、市媒体广泛报道。公司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力求为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奉献力量。

申报单位:珠海英伦交通运输有限公司

案例五

珠海公交集团无障碍公交导乘系统

珠海公交集团与科技企业合作打造无障碍公交导乘系统,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视障人士提供周边站台感知、精准线路信息、公交车辆进站信息语音播报等个性化的无障碍出行服务,助力视障人士实现独立候车、坐车和下车。

图片

无障碍公交导乘系统解决方案。

该系统搭配对应的手机APP使用,APP可自动感知当前站台信息,用户选定该站台某条线路后,APP通过语音提示公交车还有几站到站。车辆到站时,手机APP收到车上的蓝牙电子标签的信号,通过语音及震动提醒用户车辆已到站,同时与车载助乘终端通信,告知车载助乘终端控制车载喇叭持续提醒播音。用户上车后,手机APP提醒用户车辆到站情况,提醒用户下车。

该系统实现人与公交车、公交站点和场站设施的互联互动,提升特殊群体公交出行体验。

申报单位:珠海公交集团、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案例六

招商银行珠海分行无障碍金融服务

招商银行珠海分行近年来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多措并举解决特殊群体在银行办理业务过程中的障碍,提升其金融服务体验。

图片

服务台设置老年人服务专窗。

图片

填单台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设施。

结合特殊群体需求,该银行8家网点完成适老化服务改造,配备轮椅、拐杖、老花镜、放大镜、医药箱等设施,并开设老年人服务柜台和理财咨询专窗,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通道铃等设施。

为协助特殊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该银行App可一键开启“长辈版”,首页凸显总览、转账、收支、理财等主要入口,并在转账等交易环节强化系统风控功能,保障老年人资金安全性、使用便捷性,各网点员工以“一对一”教学方式,引导老年客户使用。银行同时在社区活动和网点阵地宣传中,关注对大龄客户的宣教,切实提升特殊群体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该银行通过重点关注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实际行动做好客户“暖心人、贴心人、知心人”,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

申报单位: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行

案例七

珠海市政务服务窗口

无障碍应急援助能力提升项目

珠海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珠海传统美德促进会共同举办珠海市政务服务窗口无障碍应急援助能力提升项目,通过开展系统化手语服务培训及急救技能科普活动,增强政务服务窗口的无障碍服务能力。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肺复苏急救科普基地提供技术支持。

1440x1080_682c157dda6bd.jpg

工作人员参与培训。

4000x3000_682c158031ccc.jpg

工作人员参与培训。

项目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模式,让窗口工作人员掌握手语求救信号,在紧急时刻能够更敏锐地识别听障人士的求救,保障其安全;组织开展心肺复苏、AED 使用等急救技能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应对市民突发急症的能力。

项目成功完成三期共450人次系统培训,覆盖全市86%政务服务窗口,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手语服务99%覆盖,特殊群体对服务的满意度提升至99%。项目填补听障群体在公共服务场所安全保障方面的空白,为无障碍服务的发展开辟新路径,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为听障群体构建了全链条无障碍服务体系,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得到机构媒体报道。

申报单位:珠海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珠海传统美德促进会


“无障碍城市深调研”课题组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课题组成员:张景淞 韦锐佳 曾奎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