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周】
精选原创新闻合集
10.13—10.19
南都N视频记者 曾奕静
近日,由东莞与深圳共建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消费领域移动终端方向)正式获批。这不仅是区域协同创新的典范,更为破解AI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共性难题提供“试验田”。
东莞有制造业供应链优势,深圳有技术研发优势,“强强联手”可形成“1+1>2”的协同效应,为AI终端产业化按下加速键。
未来其能否打通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为全国AI终端产业协同发展探路,值得持续关注。
南都N视频记者 曾奕静
在10月15日开幕的第138届广交会上,东莞首次以“制造美学之城”的城市产业形象亮相,向世界递出一张崭新的城市产业名片。
在东莞展区可以看到“实用与美学并重”的各种产品,东莞展现的不仅是制造实力,更是通过技术美学实现的产品溢价能力,让传统制造从成本竞争赛道转向价值创造赛道,将美学思维植入制造肌理更能在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中获得话语权。
东莞的实践证明,中国制造的下一程,注定是属于“工业美学家”的黄金时代。
南都N视频记者 黄慧萍
10月16日,东莞市教育局正式印发《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中考改革方案”)。据悉,为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践行正确育人观,东莞推出多项改革创新措施,以实施中考改革为引领,减少考试科目,推动生物、地理会考改为等级评价考试,提高中考体育分值占比,优化考试安排,进一步减轻考生学业负担和备考负担,加快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初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记者从中考改革方案获悉,从2027年起,东莞中考招生录取总分由800分降低为680分。从2026年参加初二生物地理会考的学生开始,生物、地理实行等级考试,生物地理成绩不计入中考录取总分。在体育中考方面,从2026年体育中考开始,增加现场测试的可选择项目、降低部分现场测试项目的难度。从2025年9月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将每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纳入中考体育成绩;从2028年体育中考开始,中考体育成绩中50%由平时成绩构成。而在此之前,东莞中考体育成绩日常考核仅占10%。
小标题
南都N视频记者 梁锦弟
到东莞滨海湾新区“黄金海岸”打卡,已渐成国庆期间的“标准动作”,这个“黄金周”也不例外。尤其在傍晚,前来看“橘子海”的人流汇成热闹的风景线——孩童随风奔跑,情侣依偎轻声交谈,摄影爱好者架起相机等待落日瞬间。很难想象,八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如今却成了市民争相打卡的“门户会客厅”。
事实上,这样的蝶变,在滨海湾俯拾皆是:OPPO全球算力中心启用,能支持千亿级大模型的训练,威远岛的回迁居民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的深江铁路滨海湾段建设如火如荼,为打通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全力冲刺……
从2017年10月揭牌至今,滨海湾锚定“湾区协同发展引擎、东莞对外开放门户、滨海科创智造新城”目标,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十年建新城”的时序推进,以“向海而生”的闯劲、“逐梦而行”的干劲,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壮阔画卷中,勾勒出一道亮眼的“滨海弧线”。
滨海湾大桥与深中通道。
南都N视频记者 莫晓东
10月13日至14日,“看广东·遇‘鉴’乡村之美”主题新闻发布活动(东莞站)走进东莞市长安镇,媒体记者、网红大V与留学生代表组成的采访团,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调研、沉浸式体验,探访东莞“百千万工程”实施三年来的成效。
如何激活村(社区)发展的新动能,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是“百千万工程”实施的关键课题。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后将持续推动村组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引导村组从“重房子”到“重科技、重产业”。
“看广东·遇‘鉴’乡村之美”主题新闻发布活动在东莞长安举行。
南都N视频记者 唐国轩
近日东莞公布第十九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广东文轩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获得认定。
19家企业分布在东莞12个镇街(园区),其中松山湖最多,共有5家,长安入选3家,塘厦入选2家,黄江、寮步、大朗、清溪、樟木头、高埗、南城、石碣、桥头各入选1家。
入选的企业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半导体、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等领域。
南都N视频记者 曾奕静 田玲玲 黄嘉丰 莫晓东 刘媚
日前,《关于东莞市202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在东莞市审计局官网全文披露。
截至2025年7月底,上一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20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93个,整改完成率95.54%;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58项,累计整改问题金额143.4亿元。
整理:南都N视频记者 曾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