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揽下给武汉协和医院免费送餐任务,退伍外卖小哥:没想过收入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0-02-03 16:57

WechatIMG20632.jpeg

“我不怕,就是想让医护人员吃上热饭”,饿了么迪亚斯(所在站点名字)送餐小队负责人付腾虎已经连轴转近三个月。疫情爆发后,阿里本地生活在全国发起“医护关爱计划”,饿了么联合商家开始向医院免费送餐,他自告奋勇地带队承担了定点医院之一武汉协和医院的送餐任务。对于配送定点医院这样的“高风险”区域,付腾虎表示自己曾是退伍军人,身体素质不错,倒是家人更担心自己。

WechatIMG3372.jpeg付腾虎配送团队在给医院送餐。

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广州,每日优鲜的配送员赵现华春也没能回到河南老家过年。疫情爆发后,因为民众多不出门,他经常要扛着份量不轻的米面油穿梭在大街小巷。

前段时间,他甚至大胆的接下了一名刚从武汉回来的用户的订单。“不能因为武汉有疫情就异样眼光看待别人”,他表示因为现在无法亲手交付货品,自己会站在马路边看着用户把商品取走了才敢放心走。

2020年的春节,注定让国人无法忘怀,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无数个像付腾虎和赵现华这样不起眼的“普通人”,坚守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他们身后有家人的担忧,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在履行着“不平凡”的职责。


 “看医护人员年三十吃不上饭心疼”

趁着南都记者的短暂采访,付腾虎才有机会稍作歇息。他告诉南都记者,自己带领的迪亚斯小队如今有共有7位配送人员,高峰时期每天要给医院送200多份餐食,主要负责午晚餐。

对于为何会主动承担定点医院这类“高风险”区域的送餐任务,付腾虎表示因为自己站点是饿了么中离协和医院最近的站点,加上大年三十晚上在网上看到医护人员吃不上饭的消息,觉得心疼,因此义无反顾地揽下了任务。

“我没想那么多,也不觉得害怕”,他向南都记者透露,自己曾是一名退伍军人,身体素质不差。他笑言:“我已经在饿了么工作五年,每天送餐运动量都不小,感冒都很少得。”相比于自己,他表示家人会更担心。

他告诉南都记者,自己在送餐前会按平台的要求尽量做好防护措施,口罩、医用手套、头盔都会戴上,出门前后用酒精消毒,每天测量体温并进行登记。

付腾虎表示,自己每天都会将医护人员的餐食送到协和医院的1号门处,医院会派对接人员前来取餐。因为是免费供餐,医护人员都是提前在医院规定的微信群里点餐。因为不经过饿了么的配送系统,加上订餐科室众多,如此一来有时难免出现混乱。

付腾虎向南都记者表示,平台也是初次尝试这种模式,这几天他一直在想办法与各方沟通来改善这种情况,以便获得更详细的订餐信息,理顺配送流程。“给他们送多了倒没什么,就怕送少了他们吃不上。”

付腾虎感叹道,医护人员在这种时候根本不“挑食”,有时候给他们送去的不过是自热米饭他们都分外感谢,“好多医护人员说很感动,还拉着我们合照”,他表示,希望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与商家协商,让医护人员吃上最优质的餐食。


“开始只有炸鸡汉堡,现在不停有商家加入”

据了解,付腾虎的老家在距离武汉四五十公里外的湖北汉川,但自己和家人已经在武汉生活了二十多年。他告诉南都记者,每年春节年三十下午,自己都会按计划回一趟老家收拾屋子,贴贴春联,但今年的计划因为意料之外的疫情打断了。他已经连轴工作了两三个月,但看着医护人员能够吃上热饭,还是觉得“值得”。

他回忆道,因为武汉封城的原因,许多食材被抢购一空,大年初二营业的商家更是少之又少,当天还是一家卖炸鸡汉堡的商户联系上他,给医护人员送去了60份餐食。他向南都记者透露,现在饿了么联合商家向医院送餐后,医护人员的就餐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由开始的60份到后面100份,现在200份,越来越多的大型连锁商家加入平台,以中式简餐为主。”

他告诉南都记者,随着送餐次数增多,他和商户共同摸索出了一套更高效的送餐流程。自己会提前一天与商户沟通要准备怎样的餐食,并且精准到几点能出餐,医院几点接餐,尽量缩短医护人员的等待时间。

由于饿了么向医院配送的餐食均为免费供应,不经其后台系统,配送员的收入也就难以像平常那样规范计算。可是,在聊到配送收入问题时,付腾虎先是愣住了几秒,然后笑呵呵地说:“你不问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他表示,即便医院的订单都不算作收入,自己也愿意接着送。

对此,饿了么方面的负责人向南都记者强调,不会让给医院送餐的配送员们白白辛苦,之后会不断完善送餐模式,并对配送员给予相应的补贴。


给武汉返穗用户配送 没拒绝“只想着别超时”

和付腾虎一样,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广州,每日优鲜的配送员赵现华今年春节也没能回到河南老家过年,而是穿梭在三元里的大街小巷为居民送去生活必需品。

WechatIMG3360.jpeg

每日优鲜的配送员赵现华

他告诉南都记者,自己在每日优鲜工作不过一年,听站点的老员工说,去年春节没什么订单,但今年整个站点的配送人员出动都送不过来,“高峰时期一天送过四百多单,往年一天也就一两百单。”

由于疫情原因民众普遍少出门,米面粮油和生鲜蔬菜这种必需品就成为了赵现华高频配送的商品,这也使得他每一趟配送都“份量不轻”。“最高峰的时候一趟送出了14袋大米,基本一趟都有好几袋大米”。他表示,由于现在广州许多小区已经封闭管理,配送员无法进入,他会在小区外看着用户把商品亲自拿走才敢放心走。

据了解,前段时间站点收到了一位武汉籍用户的订单,就在大家都有所犹豫之际,赵现华主动担下了配送任务。他表示,这位用户在下单后主动致电平台告知自己刚从武汉回来,如果不能配送可以取消,“单子下到我们站点那就不能拒绝,不能因为武汉有疫情就异样眼光看待别人”,赵现华表示,自己去配送的路上只想着千万不能超时,并没有觉得害怕。

对于许多网友笑言今年整个春节假期都是靠各位配送小哥续命的说法,赵现华表示很感动,突然觉得自己的职业很有价值,“感谢大家能体会我们的辛苦,好多用户在我们配送时候还专门道谢。”

在采访的最后,付腾虎和赵现华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疫情过后想好好陪陪孩子,回趟老家。付腾虎告诉南都记者:“现在小孩看到我要抱,我都不敢直接抱,毕竟天天在外面跑担心带病菌给他们。”赵现华表示,疫情结束后,只想好好睡两天,“还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和孩子”。


采写:南都记者 徐冰倩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中心
策划统筹:甄芹 田爱丽


【抗疫一线人物志】相关报道:

穿行在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片区,泡面成了快递小哥每天的主食

火神山“云监工”背后:通信尖兵架起“糖葫芦串”支撑5G直播

趴箱歇息的配送员抖音上火了,封城当天收到感谢信和板蓝根泪目

留守广州的快递员:送货量激增春节过成双11,客户暖心塞口罩

边换尿不湿边开电话会!阿里人跟时间赛跑,5天开发出疫情机器人

机票退改诉求增十倍,客服妹子:6天睡公司,空不出5分钟吃泡面

编辑:田爱丽,甄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