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读国务院机构改革
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
这是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第九次进行机构改革。前8次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进行。
这9次改革的重点是什么?部门数量有何变化?今年的改革中,有哪些新部门?调整有何深意?
在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新华社发
相关阅读
【2】创意打开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政府工作情况,列举了一串串“民生小数”,背后则是一件件施政大事。
这些“民生小数”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南都、N视频带你创意打开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阅读
【3】“大湾区人”认同感是如何形成的
“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信德集团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何超琼的一席话,迅速引发热议。
同样谈到大湾区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马志毅。他说,现今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十分关心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
为何“大湾区人”的共鸣如此强烈?不仅是因为“大湾区人”有着地理上的亲近、源远流长的文化连结和情感羁绊,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4年以来在政策与规划推动下的“软硬联通”促成的湾区内深度融合。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何超琼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相关阅读
【4】35岁就业门槛如何打破?
“35岁仿佛是一扇玻璃门,使一些人面临着求职难、流动难、晋升难、再就业难。”全国两会上,关于35岁就业门槛的话题受到关注,不少代表委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建议,加大反年龄歧视就业立法和执法监督力度,探索建立录用中高龄劳动者激励机制,对聘任一定比例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补贴。
实际上,目前国内已有约十省份将省考部分岗位年龄限制,调整为40周岁以下。这个有破冰意义的积极探索,必定有示范引领作用。
3月4日,在2023哈尔滨新区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现场,求职者在与用人单位工作人员交流。新华社发
相关阅读
【5】代表委员花式“催生”
走低的生育率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话题。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就减轻年轻人生育压力及打破生育焦虑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有的建议6岁以下儿童免费医疗,有的建议按最低工资标准每月给育婴家庭发育儿补贴,还有的建议免除2024年后出生孩子学费至大学。
对此,你怎么看?
在湖南永州市新田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在护理新生儿。新华社发
相关阅读
【6】如何遏制网暴?代表委员有话说
全国两会上,网暴被写入最高法和最高检工作报告,这也是网暴相关内容首次出现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
此外,多名代表委员也在提案和建议中提到网暴,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专项立法,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提出平台企业应当履行与其技术能力和商业经验相匹配的处置义务,鼓励当事人及时回应并提供便利;为网暴治理组建算法治理独立专家委员会等。
相关阅读
【7】“挤”上热搜的为什么是广州
广州“挤”上了热搜。近两个星期,广州市中心城区早晚高峰道路多处于轻度拥堵以上,部分时段、路段达到严重拥堵。今年2月以来,广州地铁已有12天客流突破900万人次。
类似场景非常熟悉,又一度陌生,引起了人们微妙的感受。
为何广州从早堵到晚?重回拥挤说明了什么?在人挤路堵的情况下,为何他们对广州的喜爱不受影响?
2月27日上午,广州地铁一号线体育西路站站台,乘客有序出站。南都、N视频记者 张志韬 摄
相关阅读
【8】河源地震多发潜在原因解析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8日5时15分在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13时21分在附近又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而就在2月11日,河源源城区曾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为何近期河源地震多发?如何在手机上设置地震预警?我们为你科普。
相关阅读
出品:南方都市报
整合:刘兰兰
海报:李毅然
编辑:刘兰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