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闻荐读 |多地清理编外人员;张继科风波后的法律问题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3-04-09 15:22
微信图片_20230115105430.jpg

一周热闻荐读

(4月3日-4月9日)

多地清理编外人员,如何解决“编内清闲、编外忙碌”?

采写:实习生 柳宇成 南都记者 宋承翰

近期,哈尔滨市开展机关单位编外人员精简工作,出台《哈尔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方案》。

哈尔滨市此次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从3月初持续到6月底,分为“自检自查、组织实施、检查督导”三个阶段。市级机关、市属事业单位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清理”的要求,完善编外用人管理制度,清退冗杂人员。

湖北省监利市、湖南省临湘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等地近期也进行过编外人员清理规范工作。普遍而言,清退工作是为了规范用人行为、清退冗余人员,减少工作中的组织风险和管理隐患,避免“编内清闲、编外忙碌”情况的出现。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晓东,长期从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的研究,是全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他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谈到,编内、编外人员紧密相关,清退编外人员让编内人员职责回归,为下一步优化编制资源,合理配置编制打好基础。


收买妇女案为何难认定强奸?学者:司法解释应明确判罚规则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郭若梅

pic_1273905

4月6日,被告人董志民在庭审现场。4月7日,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相关案件一审宣判,认定董志民犯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    新华社发

2022年以来,拐卖妇女儿童事件受到社会高度关注。为了回应社会关切,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采取诸多行动。例如,全国刑侦部门在2022年6月起开展的“百日行动”中侦破拐卖妇女儿童案件1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1人。最高检近两年间起诉拐卖和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犯罪的人数比前两年上升16%,其中发生在五年前的积案占31%。

上述相关数据也意味着,新近发生的拐卖、收买被拐妇女儿童案件也占相当一部分比例。有报道显示,2023年初,山西临汾襄汾县公安局破获一起拐卖妇女案,3名犯罪嫌疑人将智力残疾的受害人拐卖到山东,非法获利1万元。目前涉案人员已被拘留。

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最高检印发文件,提出依法从严惩处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和收买妇女儿童犯罪,以及收买后发生的强奸、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虐待等犯罪。

当前涉及此类案件的数罪并罚的情况如何?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在356个收买妇女判例中,只有18 例判处数罪并罚,占比仅为5.06% 。在此类案件中,是否认定强奸很受社会关注。有研究表明,有长期共同生活、生育子女等情形,法院一般不惩戒强奸等行为。

有学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通过对后续罪行的数罪并罚来实现体系性追责的立法设计,在实践中难以奏效。对于强奸等后续犯罪在证据收集以及刑事证明上的难题,有业界人士建议,可以通过刑事推定或者综合印证的方式来加以解决,最高司法机关可以通过发布司法解释或者指导性案例确立相关证明规则。


97个中央部门晒今年预算,三分之一部门财政拨款减少

采写:南都记者 宋凌燕 宋承翰 实习生 柳宇成  

微信图片_20230403191139.jpg

南都制图:李蓓

3月28日,中央部门(单位)在财政部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公开了2023年部门预算。从2009年中央预算首次公开,到2010年78个中央部门第一次公开部门预算,如今中央部门每年3月向社会公开“晒账本”已成惯例。

预算公开被视作打造阳光透明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强化外部监督的机制性安排。一般而言,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内容涵盖部门总体收支预算情况、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以及重点事项说明等。

今年在3月28日集中公开时间段公布预算的中央部门共97个,与去年的102个部门相比减少5个。南都记者了解到,个别部门因机构改革等原因,暂时推迟了预算报告发布时间。

从今年已公布的各部门收入总预算看,有5个中央部门今年的收支总预算达千亿元以上,也有5个部门今年的收支预算不到1亿元。

据财政部统计,今年集中公布预算的部门中,有79个部门公开了126个项目的项目文本;有95个部门公开了790个项目的绩效目标,比上年增加63个。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在媒体采访中表示,“近年来,中央部门预算公开中关于绩效管理的信息披露越来越多……预算公开情况说明更完备,可以让公众了解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

此外,在中央连续多年号召“过紧日子”的背景下,今年97个部门全部说明了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合理保障重点支出需求等情况。


三问张继科风波:私密视频抵债合法吗?不被诉就无法律责任?

采写:南都记者 樊文扬 孙朝 李玲

pic_87136

张继科在比赛中发球。    新华社资料图

近日,曾经叱咤体坛的乒乓大将张继科坠下“神坛”,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飘摇不定。

据爆料者披露,张继科曾因赌博欠下巨额债务。被追债前后,张继科将前女友的几段私密视频发给债主,其后债主利用这些视频以及视频截图勒索其前女友,被判入狱。尽管张继科方面数次否认此事,还称将就网上侵权行为提起诉讼,但截至4月4日,已有十数家品牌通过各种方式终止与张继科的广告合作。

如果网传事实均属实,那么,他人私密视频可以被当做抵押物吗?张继科事件中的哪些行为涉嫌侵犯隐私,甚至构成刑事犯罪?如果前女友不起诉,张继科就能逃脱法律制裁吗?为此,南都记者联系了多位专家解读该事件中的热点话题。

多位律师表示,如果网传情况属实,张继科的行为侵犯了前女友的隐私权,而私密视频和截图的传播情况决定了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如果只发给了债主一个人,则情节较轻;如果他还传播给更多人,则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如果不涉嫌刑事犯罪,除非由前女友本人提起诉讼,否则张继科可能很难因侵犯隐私受到法律制裁。


涉嫌数据泄露遭封禁,ChatGPT个人信息保护之困

采写:实习生 路欣冉 南都记者 孙朝

近日,OpenAI发布声明称,与任何技术一样,ChatGPT会带来一定安全风险,并介绍了包括尊重隐私在内的六方面的安全部署。这份声明发出的不久前,ChatGPT被曝数据泄露——部分用户能够看到其他用户的姓名、邮箱、聊天记录标题以及信用卡最后四位数字等。

此后,意大利数据保护机构宣布“封禁”ChatGPT,并要求OpenAI在20天内按要求提供整改措施,否则将被处以最高2000万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4%的罚款。不只意大利,德国联邦数据保护专员也称类似ChatGPT的产品有可能被封禁,加拿大隐私专员办公室则已因数据问题开始调查OpenAI。

有专家表示,在新一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合成类应用中,用户对话的过程就是被收集信息的过程,尤其是用户在与机器对话的过程中更可能袒露隐私。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传输都面临着安全挑战。在制度层面,需要结合AIGC底层技术所需数据的特性和作用,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并建立与数据类型和安全级别相配套的数据保护标准与共享机制。


孤独症公益机构迎“中年危机”,我们离有尊严的生命保障还多远?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pic_1271709

在广西南宁高新区龙华学校,陪读老师何冬艳放午学后领着她照顾的孤独症孩子准备走出校园。新华社发

4月2日是第16个世界孤独症日。这一天,国人对孤独症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在孤独症领域,民间公益机构代表着一种先锋精神。三十年前,有担当的家长们创办了服务机构,从无到有为孤独症人士创造、争取教育资源。但今天,环境和政策的剧烈变化,让很多康复服务的公益机构迎来了“中年危机”。

近几年,随着国家补贴政策开闸,让医疗机构和商业机构有动力开展康复服务,短短几年,机构数量快速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挤占了公益机构的发展空间。康复机构数量的增加虽然让孤独症家庭拥有更多样的选择,但如何挑选适合孩子的机构和特教老师仍是长期存在的难题。

当医疗机构和商业机构大举进军康复服务时,或许更需要格外重视这些公益性康复服务机构的独特价值。在业内人士看来,公益机构提供的不仅是康复服务,而是根据孤独症人士的需求不断探索服务内容。特别是其开展社会倡导、社会融入的能力,将是促进孤独症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理想状态中,他们将成为社会的资源中心,帮助孤独症家庭链接社区、幼儿园、学校、企业、医院等资源,让他们重返社会生活。

正如一位先行者所说,评价一个社会是否发达,不能只看青壮年人的生活状态,也要看最脆弱的生命是否有保障。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