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接送医护上下班最爱互道加油,17年前他以同样身份抗击非典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0-02-05 22:26

微信图片_20200202004016.jpg

连续10天,每天工作不少于13个小时——这已是武汉司机成冬这几天的工作常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市公交、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系统相继停运,来自湖北黄石的成冬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司机,每天免费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就在17年前,他也以同样的身份,站在了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随着医护人员的不断增多,武汉的车辆供不应求。一开始,成冬与他们提前通过微信等方式单点联系接送,凌晨5点就要起床赶6点出车,最晚一次凌晨2点才下班,留给他的睡眠时间只有3小时。“太久没休息了,特别珍惜能够休息的时间”,另一位医护车队的司机这样告诉南都记者。

为保障昼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高效出行,2月1日,阿里旗下高德打车联合武汉当地出行合作伙伴风韵出行组织了公益志愿者车队,紧急上线“医护专车”服务,供医护人员24小时免费呼叫。成冬成为了车队成员之一,司乘之间有了更高效的沟通方式。

从怀胎已有7个月的护士,到做完手术被汗水浸湿衣服的医生……短短一个多星期下来,成冬见证了“白衣天使”抗疫百态,简单的两个字“加油”都能够让大家充满感动。“我对武汉很有感情”,他对南都记者表示,“这种事情发生在武汉,武汉人心态比我想象中要乐观,觉得这个事情很快会过去。”
(以下是成冬自己拍摄的vlog↓↓)

 


封城当日订单暴增 

除了医生,成冬大概是武汉较早那波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所警觉的人之一,赶在很多人之前买了口罩、防护服、酒精、常用药品,和够一家五口用起码一个月的物资。

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早晨一打开平台,他发现,那种几百公里的订单突然多了很多。他记不得那天上午接了多少别人打来的电话,只记得离开武汉去往长沙、黄冈方向的订单特别多。用他的话说,“平时二三十公里,就是大订单了。一百多公里的,一个月有一两单就不错了。”

赶紧买吃的——这是成冬的第一反应。从大米、粮油到水果,这一次买的量之多前所未有。放弃了出城去北京过年的计划,年三十晚团圆饭没吃成,他自己做了顿饭,和家里亲戚视频“云拜年”。

很快,成冬所在的小区也有了确诊病例。但他告诉南都记者,“我对这个病毒没那么恐惧”——背后的“底气”,一方面因为平时经常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来源于17年前非典时期做公益志愿者的消毒防护经验,经历过隔离与被隔离;那个时候,他刚刚大学毕业。

“这次的区别就是,可能现在的人觉得医学发达了,心态会好一些,后面人多了以后就开始紧张了。很多中老年人经历过这种事情,心态就特别紧张。”他说。

 

“医生出来时,身上都被汗水浸湿” 

许多非武汉人因为工作无法归家,留在了本地做志愿者。“闲不住”的成冬也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代驾司机,“封城”前,他就通过“车友群”报名成为一名车队志愿者,最近几天主要接送武汉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一些医务人员和非发热人员上下班。 

上下班是接人的高峰期。医生们每天早上6~8点集中上班,下班时间时常得到晚上9点甚至更晚。不管是自己还是医护人员,大家最忙碌的时候白天都没空吃饭,常常晚上随便吃点顶一天。冬天的武汉最低温度不超过5度,他记得最晚的一次收车时间是凌晨2点,接一位刚做完手术下班的医生,“他们(医生)出来的时候,身上都被汗水浸湿了。”

尽管一些医院为医生配备了班车、大巴等交通工具,但随着医护人员的不断增多,车辆日渐供不应求。他发现,很多医生没有车、或者不会开车,在医院没有保障用车,打不到出租车、网约车的情况下,不少只能骑共享单车上下班,还有的索性选择步行,甚至因劳累过度走得脚崴掉——他一问才知道,从单位到住所,他们中有的人最远有10几公里的路要走,最远的路跨过长江,几乎串连起城市的两端。 

“现在在外面走路的,要么是医护人员,要么是抗灾调度的,对打车的需求还是挺多的。”2月4日晚上9时许,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前几分钟,成冬收车回家没多久,又处理完一位医生的预约电话,“仅靠单点联系已经接不过来了,需要提前预约第二天。”

现在,成冬一天最多会接20~30人,里程从最初平均每单5公里,到最近基本都8公里起步,乘客中95%以上都是医护人员,有时候还会接到留学生。他想了想,平均一天跑下来,400多元的油基本都会被烧干。

截至目前,滴滴出行、高德打车等互联网平台相继上线了供医护人员的叫车系统,并对外招募运力组建公益车队。例如,医护人员在高德地图“医护专车”服务入口完成身份认证后,就可以呼叫周边车辆,上车后可出示有效身份或工作证件。高德方面提供给南都记者的资料显示,“医护专车”车队的首批司机志愿者中,有一些是公务员,也有企业老板和普通职员。

 

护士“准妈妈”不顾反对坚持上班 

几天跑下来,成冬的乘客有了不少熟悉的面孔,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医生和护士。刚开始接送,大家互不相识,难免有所顾忌,有的医护人员上车就先确认:“接送是不是免费的?”还有家住同一小区的医生,基本默认要成冬来接送,一接就是一星期,一旦换司机反而感到担忧——“不知道(司机)都去过哪里、接触过哪些人。”

“我拉的固定的(乘客)比较多,只要坐过我的车、留了我的电话和微信,下车前我都会和他们说:任何时候需要用车就打我电话,我就算睡着了,也会立马穿上衣服去接。”健谈的成冬和他们对话发现,在疫情不断扩散的当下,对于他们而言,司乘之间的这份“熟悉”,更多时候代表着安全。

也正是这些医护人员,给予了成冬源源不断志愿开车的动力。2月5日上午,他通过高德平台接到了一位住在高速路附近的护士。这是一位怀胎已有7个月的准妈妈,不顾护士长反对坚持外出上班支援,这天她鼓着大肚子等了许久,好不容易叫到了车。

“你怀着孩子还出来上班,家里人怎么放心得下?”对于成冬的问题,穿着白大褂在后排落座的护士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看到同事都在一线,自己也想做点什么”,“在家,我说了算”。 

护士.png

(成冬接送怀孕的护士上班) 

已经接送过无数医护人员、向来乐观开朗的成冬第一次眼眶湿润了,“在他们面前,自己是多么渺小”,他对南都记者这样形容:“现在所有医生护士都是‘急行军’的状态。要是迟迟没有车的话,他们该怎么办?”

 

见到医护就互相“加油”打气 

2月4日,新建好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第一批患者,大量医护人员带着医疗物资和防护设备一道转移。第二天下午2点,两位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拖着两个塞满行装的行李箱,先后坐上了成冬的车,按照要求,他们半小时内必须到达火神山医院。

许多人和他们一样,拖着行李箱往返于住所和医院的两点一线之间。成冬接过的一位护士有一个多礼拜没回家了,一趟就开了60多公里,跨了武汉3个区,行李箱内多为换洗衣物,换好了,再重回“战场”。为了保证家人的安全,一位护士把自己“隔离”在了酒店,离医院有20多公里,难得的一次回家,只是为了给家里身体不太好的父母送次药,顺便看眼孩子。

“加油”——这是大家在车内说的最多的两个字。不少医生在刚开始的阶段,从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成冬能从他们的话语中,感受到这些“白衣天使”行使“救死扶伤”使命的迫不及待;到了后来,成倍的工作量转化来的压力,是大家的“共同语言”。但不变的是,医生照顾病人听到的那句“医生加油”,以及司机对他们的叮嘱“加油,照顾好自己”……简单的一句话,都能令他们哽咽、感动好几天。

“这是传递正能量最好的方法。”成冬表示,自己也会收到医生送来的一些口罩、药品等稀缺的防护品,甚至收获来自专业人员的防护知识,作为这趟行程的“回报”,“我们已经建立起非常信任的关系”。

除了送医护人员,成冬还会帮小区的老年人做采购运输。由于很多超市上午9点多开门、下午4点多就关了,恰恰“错开”了医生们的上下班时间,家里人为照顾小孩又不敢轻易出门,买菜便成了难题。不过他对南都记者提到,除了志愿者,有的社区居委会也会统一采购,送到有需要的医生家属家里……这些足以令他们感到“很温暖”。

 

吃住与家人隔开,哄宝宝保持3米距离 

出车前消毒,下车也要消毒。每天回到家,成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外衣、裤子、鞋子、帽子、围巾、手套等包在身上的衣物,拿到阳台晾晒,或者放在通风的地方,换上专门只在家里穿的衣服——基于非典时期的防护经验,这套流程对他来讲并不陌生。

手套.png

(手套戴时间长了被汗浸湿)

即便与妻子、孩子、丈母娘、小舅子五个人住,他依然要把自己专门隔在一个房间内,单独吃、单独睡。小儿子5个多月大,原本每天都要抱,而最近成冬再也没有进过小孩的房间,10多天都没有抱他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3米的距离哄宝宝,“远距离和他说说话”。他对南都记者说,待疫情过去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多陪一下孩子。

“武汉封城”后,成冬再也没有让家里人出去过,甚至连家门口都不让靠近。“封城”前买的物资,吃到现在还绰绰有余,“我自己安全,我们全家就安全”。专业和谨慎的态度,最终让家人认可了他义务接送医护人员的选择。对他来说,无论回家多晚,都能吃上家人做好的热饭菜——“这是我做志愿者最初的动力”。

从销售、导游、创业开公司到做代驾,去过几十个国家的成冬结婚后,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都扎根在了武汉,相比而言,乐观、自来熟,是武汉人留给他的印象。“武汉人跟他的地理位置很像,从武汉不管去哪距离都差不多,城市包罗万象,流动人口也多,学生也多,来自全国各地。武汉人不排外。”他补充,“我太太也是湖北的,孝感,所以我对武汉很有感情。”

如今面对武汉的变化,他下意识用“空荡荡”来形容:“平时武汉相对还是堵的,现在路上基本没车。以前上下班高峰,从武昌到汉口可能走2个小时,现在最多20分钟”,“(接人)说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永远不会迟到。”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视频剪辑:实习生 徐炜伦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部出品
策划统筹:甄芹 田爱丽

【抗疫一线人物志】相关报道:

平凡坚守者的8个瞬间:疫情之下谁在送货,谁在电话那头为你改签

主动揽下给武汉协和医院免费送餐任务,退伍外卖小哥:没想过收入

穿行在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片区,泡面成了快递小哥每天的主食

火神山“云监工”背后:通信尖兵架起“糖葫芦串”支撑5G直播

趴箱歇息的配送员抖音上火了,封城当天收到感谢信和板蓝根泪目

留守广州的快递员:送货量激增春节过成双11,客户暖心塞口罩

边换尿不湿边开电话会!阿里人跟时间赛跑,5天开发出疫情机器人

机票退改诉求增十倍,客服妹子:6天睡公司,空不出5分钟吃泡面

客服就像“树洞”,京东客服小哥:跑了五家药店给武汉老人寄口罩

编辑:甄芹

4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傅晓羚2.17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